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有害生物防治称为PCC(pestcontroloperation),是针对有害生物如致病微生物(病菌和病毒等)、病媒昆虫、鼠类及其他传病带病的生物以及其他城市害虫(如白蚁、蚂蚁、草坪与园林害虫等)而制定的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是对以往常说的消杀灭工作的一种升华。本章主要介绍在公共区域常见的四种有害生物(四害)的预防及控制方法,仅作为常识性的了解,在实际运用中应在有资质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
蚊虫的防治
蚊虫的种类及危害
目前世界上已知有蚊虫约3000种,我国报道有300多种。经常嗜吸人血与人类关系较大的传病蚊种,全国有11种,公共场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等。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还能传播疟疾、乙脑、丝虫病、登革热等。
蚊虫的生活习性
蚊虫的生活史属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蚊四期。前三个时期生活在水里,如沟渠、河流、池塘,缸、罐、桶、盆等容器,防空洞、洼地、暖气地沟积水等,成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气温在10T:以上时蚊虫开始吸血,但只有雌蚊吸血。蚊虫一生四个时期中有三个时期在水中,生活在水中是它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防治蚊虫的最佳时机,有水则有蚊,无水则无蚊。所以清除孳生地是治本措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蚊虫的防治方法
1.清除孳生地
1)疏通沟渠变静水为活水。沟渠堵塞,形成积水,容易孳生蚊子幼虫。及时疏通沟渠,加快水流速度,能防止蚊虫孳生。
2)填平坑洼一些坑洼容易积水,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同时,要填平坑洼,并将地面硬化,
3)翻盆倒罐不用的盆、罐、缸、锅等倒置,废弃轮胎底部打眼,防止积水。
4)堵塞覆盖树洞、石穴、竹节等必须堵塞,防止雨后积水生蚊。浇花用水、消火桶可加盖或纱网遮盖。
2.控制孳生地
难以清除的较大的孳生地,如水坑、污水沟、池塘、河沟、建筑工地积水等,要定期喷洒杀虫剂。如:双硫磷或倍硫磷。用0.5%浓度喷洒孳生地,使水中浓度达1〜2mg/L,药效可达10〜14天。一般7〜10天检查一次孳生地,发现蚊子幼虫及吋喷洒消灭。
3.杀灭成蚊
1)空间喷雾用市场上出售的杀蚊蝇气雾剂消灭成蚊,0.5〜1mL/m3,关闭门窗1h。
2)滞留喷洒在蚊虫密度较高的公共场所,如水网区的宾馆、影剧院、候车(船、机)室等,可将残效期较长的杀虫剂喷涂在蚊虫柄息场所的墙壁、天棚和家具下面。如三氯杀虫酯,2g/mz(纯品用量),药效达1〜2个月;倍硫磷,2g/m2,药效达3〜4个月;马拉硫磷,2g/m2,药效可达1〜2个月。
3)防蚊驱蚊清除家庭中不同类型积水,一时不能清除的可放人少许食盐。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进行防蚊。使用电蚊拍、蚊香、液体蚊香驱杀成蚊。
苍蝇的防治
苍蝇的种类及危害
苍蝇属昆虫纲,双翅目,它有几十个科。我国已知有800余种。在公共场所常见的有:家蝇(又称舍蝇、饭蝇)、厩腐蝇(又称大家蝇)、厕蝇、丝光绿蝇(习称绿豆蝇)、大头金蝇(又称红头金蝇)、黑尾麻蝇等。苍蝇可传播几十种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阿米巴痢疾、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蛔虫感染等;呼吸道疾病肺结核;皮肤病细菌性皮炎、雅司病;眼病沙眼、眼结膜炎;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等。苍蝇主要通过体表携带病原体而作机械性的传播,它的各个部位都能携带病原体,特别是体表大大小小的鬃毛、足、口器的带菌率最高,但其携带的病原体只能在体内存活而无发育繁殖的可能。
苍蝇的生活习性
苍蝇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苍蝇的嗅觉灵敏,食性复杂多样。各种蝇类的发育时间与温度及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暖和、明亮时善飞行,而低温、阴天或黑暗时只能爬行或静止柄息在天花板、电灯挂线,窗框等处。家蝇、厕蝇等常在室内活动,丽蝇、麻蝇等主要在室外活动。苍蝇飞行能力较强,可达5〜6km,—般活动在1〜2km内。
苍蝇的防治方法
1.控制和清除孳生条件
公共场所的苍蝇孳生物主要是粪便和废弃食物(即有机垃圾),所以垃圾必须日产日清,食堂的厨余垃圾和剩饭剩菜要用专门容器密闭存放,且要当日清运,不得积存。及时清除绿化地带内人及宠物的粪‘便、高层建筑四周地面的垃圾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扔果皮、果核及其他废弃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要设置适当的垃圾箱(桶),特别是繁华的商业区、公园、风景游览区更应如此。这样既可防止露天堆放造成苍蝇孳生,又可集中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便于及时清除。及时清除公共场所内各类孳生物,不仅可以防止苍蝇孳生,而且也因无特殊异味,不致引诱周围环境中的苍蝇人境。
以下为灭蛆、蛹的方法:
(1)淹 将有蛆、蛹的孳生物加水淹没,或将其投人沤粪池内加水沤泡。一般一天以上蛆、蛹即全部淹死,此法对家蝇、绿蝇特别有效。
(2)烫 小型孳生地可用开水烫杀。每平方米用沸水3kg。
(3)药物杀灭 采用下列药物喷洒孳生物表面。
①敌百虫:配制0.1%水溶液,用量500mL/m2。
②马拉硫磷:配制0.2%溶液,用量500mL/m2。
③倍硫磷:配制0.1%溶液,用量500mL/m2。
(4)采用铲埋、夯实的办法将孳生地周围有蛹的泥土铲起10〜15cm深,投人坑内深埋夯实,或将有蛹的地面泥土挖松一层(约10cm),拌些石灰,再加一层净土(约10cm),洒水砸实。
2.消灭成蝇
1)器械捕杀
(1)拍打在春季或晚秋季节,气温较低,苍蝇活动迟缓,可用蝇拍扑打成蝇。
(2)诱蝇笼捕杀以腐败的动植物质(如鱼、豆饼、臭豆腐)为诱饵。用过的诱饵要深埋,防止孳生蝇蛆。本法主要适用于室外蝇多的场所。
(3)粘蝇纸捕杀将粘蝇纸悬挂于蝇多的室内。用过的粘蝇纸要烧掉。
2)室内速杀灭蝇可用市场出售的各类灭飞虫喷洒剂、气雾剂,用量按说明书。针对成蝇嗥雾,用量一般为lmL/tn3,直至全部击倒。
3)室内滞留喷洒用5%奋斗呐水悬液,50mL/m2的用量,或者用2.5%凯素灵水悬液,按50mL/m2的用量,用压缩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室内四壁、天花板等苍蝇经常栖息的表面,药效可达一个月左右。
4)毒饵诱杀灭蝇毒饵是将胃毒作用强的杀虫剂掺人蝇类所喜食的诱饵中制成。
(1)常用药物如0.1%~0,2%敌百虫等。
(2)常用毒饵种类0.2%敌百虫糖液、0.2%敌百虫鱼杂、0.05%倍硫磷饭粒。
(3)使用方法将毒饵放于盘内,如为液体毒饵,须将棉球、纱布或细沙置于盘中露出液面,供苍蝇停落吸食。每隔3〜5天换一次毒饵,并注意预防人畜误食中毒。
5)生活垃圾堆放点每10天用2%敌百虫溶液做滞留喷洒。
3.设置防蝇设施
如纱门、纱窗、风门、风帘、灭蝇灯、粘蝉纸等。
鼠类的防治
鼠的种类及危害
鼠属于哺乳纲,哦齿目,我们常称为老鼠。鼠不但种类多,而且分布广,适应性强。我国有145种老鼠,约占我国哺乳动物427种的34%。不同地区优势鼠种不一,但小家鼠、褐家鼠是全国城市常见鼠种,黄淮以南地区还有黄胸鼠,农田有黑线姬鼠、黑线仑鼠、黄毛鼠。
1.公共区域常见以下几种
1)褐家鼠又称大家鼠、沟鼠、挪威鼠。善游泳和掘穴。杂食,主要盗食粮食和各种食物。栖息场所广泛,一般巢居住在厨房、仓库或室外的阴沟、杂物堆、垃圾堆等处。夜间沿墙根、墙角活动,以清晨、黄昏最为多见。
2)小家鼠又称鼷鼠。分布广泛,常与褐家鼠同时存在。杂食,喜食小粒谷物,多于夜间活动。常在住宅、粮食、食品店的货架、箱、抽屉及墙缝或在有草坪的沙土地环境中柄息。
3)黄胸鼠善攀登,多柄息于建筑物的上层,如墙洞、屋顶、天花板、夹墙、门顶缝等处。其他习性与褐家鼠相似。
4)黑线姬鼠又称田姬鼠。野栖,在城郊公园或风景游览区亦可见。人冬后常随食物迁柄于住宅区。杂食,秋冬以谷物为食,春夏多食绿色植物和瓜果。
2.老鼠的危害
1)老鼠是很多疾病的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鼠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老鼠传播疾病有以下三个途径。
(1)鼠体外的寄生虫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
(2)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人而引起感染。
2)老鼠有一对凿状无齿根的门齿,门齿能不断地生长,因而需要经常不断磨损。老鼠门齿像凿子一样,不仅能咬破门窗、家具,甚至能咬穿坚硬的水管。
鼠的生活习性
(1)柄息于公共场所的鼠类主要是家栖鼠类,多在住室、仓库、厨房、下水道等处。鼠类多能挖土掘洞。正确识别鼠洞,可以提高灭鼠效率。有鼠洞(实洞)一般较光滑,周围有鼠迹(足迹、鼠粪)。
(2)鼠类在干燥食物丰富的地方,易被含水量丰富的食物所诱;反之,在含水量食物丰富的地方,易被干燥食物所诱。灭鼠时,应注意鼠的食性,选择诱力较好的诱饵。
(3)老鼠不耐渴,每天需要喝水,褐家鼠、黄胸鼠每天需喝15〜30mL水。食物中含水量对小家鼠就够用了。鼠类进食次数多,消化快,忍耐饥饿能力差。因此,在大规模灭鼠前断绝鼠粮2〜3天,使老鼠饥不择食,然后投放毒饵,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灭鼠效果。
(4)公共场所的鼠类常年均可活动,无蛰伏期。其活动多循一定的路线,形成明显的鼠道。一般在有食源和水源的情况下,褐家鼠活动在直径50m的范围,小家鼠活动在2m2的范围。
(5)鼠类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春秋两季为高潮。这也是最佳的灭鼠时间。
(6)老鼠的视力很差还是色盲,但味觉灵敏,能辨别甜、酸、苦、辣等各种味道,它喜食新鲜食物,不吃霉变东西。因此不要用霉变和陈旧的食物来拌制毒饵。
几种灭鼠方法
1.器械灭鼠法
1)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场所,突然放置捕鼠器械,不易捕到老鼠。家鼠对其栖息活动环境出现的异物,有明显的回避行为。我们可以先让鼠笼鼠夹只放饵料不下机关,让它适应3〜5天,然后再下机关,这样捕鼠效果能好些。
2)灭鼠器械要放在鼠道上、鼠洞口和鼠类经常出没的地方。鼠夹的放置要与鼠道和墙基呈直角,诱饵板靠近鼠道,这样可以捕杀来自两个方向的老鼠。若地方太窄,不能横放,最好将两个鼠夹并放,并选用引诱力强的新鲜诱饵。用过的捕鼠器用水清洗干净,最好不要用火烧。
2.毒饵灭鼠法
1)慢性毒饵常选用抗凝血剂灭鼠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灭鼠药,这种药老鼠食后,一般在3〜4天才逐步因内出血死亡,因此不会引起同类鼠惊觉而拒食。慢性鼠药对人来说是安全的,一旦误食,只要用维生素K,做保护性治疗,就可保证生命安全。
(1)毒饵投放时,尽可能投放到鼠道边、鼠洞口以及鼠类隐藏、觅食、饮水的场所。
(2)毒饵投放量,一般每隔10m—堆,每堆10〜20g„鼠密度高的地方,需每隔1m投放一堆。使用毒药盒(灭鼠站)投放毒饵时,应使鼠药充满鼠药盒底部,约50g左右,这样容易观察鼠药盒中的鼠药是否减少。
(3)每日检査并补充毒饵,吃多少补多少,完全吃光的加倍补放,直到毒饵停止消耗为止。
(4)如遇1/4以上的投饵点被完全吃光的情况,表明投饵点太少,需增加投饵点。
(5)投放毒饵的持续时间,要视鼠密度和四周围迁移的情况而定,通常1〜4周。
(6)在潮湿的场所要注意适当减少毒饵投放量,及时更换新鲜的毒饵。
(7)在室外、绿化带、下水道、沿河两岸等地方应使用灭鼠腊块,每堆4~5粒,投放点插放警示小旗。
2)急性灭鼠毒饵的投放方法
(1)急性毒饵灭鼠,需先投前饵。在投放前饵之前,先选定投饵点,每点放塑料布一块,3〜5天后再放前饵100〜200g。每日检査并补充前饵消耗量,完全消耗的点加倍补放。共3〜6天。连续2天消耗量不变,表示鼠类已失去警惕,这时可收回前饵改成毒饵。
(2)毒饵投放量是前饵消耗量的一半,但不得少于25g。毒饵投放2天,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也可投放7天。对褐家鼠和黄胸鼠投饵点的距离为5〜10m,对小家鼠为1〜2m。毒饵灭鼠结束后,彻底收集剩余毒饵和鼠尸,深埋或烧毁,防止其他动物二次中毒。
(3)急性灭鼠剂毒饵不可能完全毒杀一个地区所有的鼠类,停止投毒一周后,可改用另一种灭鼠剂。同一种灭鼠剂在6个月内不要重复使用。
急性灭鼠药对家栖鼠的灭鼠率不高,由于毒性强,老鼠在未食到致死量前就发现不适,而停止进食,达不到致死量,影响灭鼠效果。此外,急性鼠药无特效解毒剂,对人畜的潜在危害大。
3)熏蒸灭鼠是用某些药物在常温下气化或胃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使鼠类吸人致死。适用于船舶、火车、仓库等密闭场所。同时还兼有杀虫作用。常用的熏蒸剂有磷化铝(用量为6〜12g/m3)等。
灭鼠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药械。一般居民区用成品饵,外环境用腊饵;饭店、食堂则要在切断食源的情况下,用鲜饵为宜;粮店、粮库用水分大的毒饵长期控制;室内办公室等处宜长期放置慢性毒饵鼠药或粘鼠板,一些禁止使用鼠药的地方更应使用粘鼠板,如建筑物内的生活水箱间等。家鼠具有室内外互窜迁移的特性,因此,在灭鼠时应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进行。
几种防鼠方法
采取抹缝、堵洞、硬化、垫离等办法控制老鼠窜人。具体要求如下。
(1)食品操作间、食品仓库、有裸露电缆的机房、中控室等处门缝<0.6cm;铁皮包门,铁皮高度20cm,并加装防鼠板,防鼠板高>60cm,外包铁皮。
(2)下水道出口要装金属网罩。
(3)管道、孔洞用水泥封密。
(4)仓库、食品加T及食堂厨房操作间等的通风口要装网罩。
(5)垃圾桶、粮食密封加盖。
(6)仓库堆物要离墙,要垫高30cm。
灭鼠注意事项
1.摸清鼠情
灭鼠前应对当地鼠种、鼠密度、鼠的生活习性进行调查了解,只有这些情况摸清后,才能采取适宜的灭鼠方法和时机,进而取得好的灭鼠效果。
2.断绝鼠粮
断绝鼠粮是提高灭鼠效果的关键一环。灭鼠前把粮食、食品、饲料、蔬菜等一切食源藏好。
3.搞好环境卫生
灭鼠前大搞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粪便、污物,尽量减少老鼠栖息繁殖场所。灭鼠后仍需要一次大扫除,清除死鼠及剩余毒饵,然后深埋或烧掉。
4.注意安全
毒鼠药能毒死老鼠也能毒害家畜、家禽,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鼠药必须由专人保管1配制和发放,以防中毒事故发生。同时要做
第3章有害生物防治常识89
好宣传,管好幼儿、家畜、家禽,发现中毒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灭鼠效果考核
公共场所灭鼠需要通过比较灭鼠前后鼠密度变化来评价灭鼠效果。灭鼠前、后调查鼠密度的方法要相同,地区范围也要一致。灭鼠前的调査时间越近越好。灭鼠后的调查应在灭鼠措施充分发挥作用后立即进行。下面介绍采用粉迹法考核灭鼠效果的计算方法。
(1)鼠密度灭前灭后分别于室内每5〜10m2面积散布20cmX20cm滑石粉片一块,翌晨检查鼠迹(爪印和尾迹)。以鼠迹阳性的百分比表示鼠密度。
(2)灭鼠率(%)=(灭鼠前鼠密度一灭鼠后鼠密度)+灭鼠前鼠密度X100%。
使用粉剂法测定鼠情时,应在晚18:00以前完成布夹布粉。注意灭前灭后要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数量进行取样。
蟑螂的防治
蟑螂的种类及危害
蟑螂学名蜚蠊.属昆虫纲,直翅目,蜚蠊科。蟑螂是最古老且繁衍至今的昆虫,有3亿5千万年的历史,而人类只有二百万年的历史。古生物学家在石炭世纪的地层中已发现了200〜300种的蟑螂化石。那时的蟑螂竟然同今天厨房见到的大同小异。全世界的蟑螂超过5000种,我国现在已有200多种。但是绝大多数都在野外生活,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只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
大蠊和德国小蠊5种。蟑螂至少携带有40多种细菌、十多种病毒、7种寄生虫卵以及12种属的霉菌,在蟑螂身上携带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29%〜50%,这些都是引起致畸、致癌的物质。它通过表体和肠腔,携带各种致病微生物,传播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炭疽、结核、阿米巴
痢疾等疾病。由于它对栖息场所的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耐药性,是城市中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
蟑螂的生活习性
1.食性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德国小蠊爱吃发酵、油性、甜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喜食腐败的有机物,澳洲大蠊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糖对它们很有吸引力。几乎在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尤其在温度高、湿度大、有水有食物和隐蔽的场所都会发现蟑螂的存在。蟑螂耐饥、耐渴性较强,过度饥饿会残食其同类及卵荚。
2.活动
蟑螂虽有翅,但飞翔力极差,只能在短距离滑翔。它长着3对足,爬行相当敏捷。德国小蠊在纸上爬行的速度为30cm/s,在玻璃上爬行可达11cm/s,受惊可跳跃几厘米。蟑螂怕光、喜暗,昼伏夜出。一般晚18:00开始活动,21:00〜23:00最为活跃,翌日晨5:00后又隐匿于黑暗隐蔽处。在活动时遇光、噪音或振动则立即逃人隐蔽场所。蟑螂在每根尾须上长有220根细毛,平时直立,受到外界刺激后就倒伏下来。当风吹动空气时,气流吹动使蟑螂尾须振动直接传导'到腿部,在11ms内作出应急反应,迅速逃窜。这种被称为风感器的感官很敏感,它可以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同时对压力反应也很敏感。蟑螂的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具有“雷达"的天线探测功能,嗅觉感受器就安在这对触角上,它能嗅到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的物质分子气味。味觉主要依靠小颚须、下唇须和口腔壁上的感觉毛起作用。
3.栖息
蟑榔喜栖温暖、潮湿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如厨房、食堂、食品库、动物室、病房、旅客住室、地下室、下水道、垃圾污物堆放场所等。蟑螂昼伏夜出,白天大多钻在靠近水源、食源、热源附近的墙壁、家具的“缝、洞、角、堆”中躲藏。我们灭蟑螂时,应注意这些地方,是喷药、投放灭蟑螂毒饵的重点。蟑螂喜欢过群居生活,障螂的直肠分泌一种名叫聚信息素的物质,不管是成虫,还是幼虫,闻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就意味着听到了“集合令”,互相拥挤到一起。这种信息素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在蟑螂粪便沾污越多的地点,聚集的蟑螂也就越多。所以,清除蟑迹也是防治的一种措施。
4.季节消长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与气温有关系。平均温度在15C以上开始出现,24〜32C最活跃,37°C以上呈兴奋状态,温度)40°C或<4°C时,趋于死亡。在温暖的室内,不受季节影响,可长年活动。
5.繁殖力
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状的东西就叫卵鞘,卵就产在其中,一只雌虫少则产10多个,多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可孵出50多只小蠊螂,这同蟑螂种类有关。所以,消灭蟑螂卵鞘很重要,灭掉一个卵鞘就等于消灭了几十只蟑螂。据计算,一对德国小蠊繁殖5代后,可繁殖100亿只子孙。如果从100对蟑螂开始,历时1.5年,繁殖5代后它们全部子孙的总重量可达80多万吨,虽然是理论数字,但确实说明了蟑瑯繁殖力惊人。
蟑螂的防治方法
1.投放毒饵
以敌百虫毒饵为例。将敌百虫(4.0%)、硼酸(2.0%)和食糖(9.0%)加水溶解后,再加人木茨淀粉(15.0%)和炒面(70.0%),充分搅拌成湿粉状。将毒饵放置在小型扁平的容器内,每50〜100cm放置1g,视蟑螂密度确定点数,放于蟑螂栖息和经常出没的地方。
2.涂抹杀蟑螂粉笔、撒药粉、喷洒杀虫药液
1)二氯苯醚菊酯
以0.2%酒精溶液或0.1%二氯苯醚菊酯与0.3%胺菊酯混合液,按3mL/m2用量喷雾,1〜2个月后重复一次。
2)溴氰菊酯
在蟑螂栖息、活动场所,按15mg/m2(纯药)滞留喷洒,或用凯素灵杀虫块纵横划道,持效期可达3〜6个月。
3.物理诱杀
使用粘蟑榔盒、粘蟑螂纸、诱捕瓶等方法诱杀。
4.注意事项
1)整治环境,搞好卫生,消除蟑螂孳生场所。
2)喷药到位。一定要针对缝、洞、角落喷,并在其周围喷。
3)投放毒饵要“量少、点多、面广”,防止受潮。
4)定期灭杀,消灭幼虫。
5)清理死蟑、卵荚,集中烧毁。
6)做好宣传,统一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