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几乎每一个现代家庭都会有一个办公的空间。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你需要在家里做一点生意,也许是因为你在办公室里做不完的事会在下班后或周末带回家做。可能你家中的办公室只是一张书桌,你在这里整理账单,或是安排行程。然而,不论大小,每一个家庭办公室多少都会有几样有害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应该丢掉不用,有的可以稍做调整,使它们不会危害你的健康。
1.长时间使用电脑害处多
也许你曾经在报上或新闻节目看到过有关终端机的报道,说它们可能会造成白内障或畸形儿,可是这些报道都不甚明确。而现在有太多太多的家庭都拥有家用电脑。电脑危险性也变成了热门话题,要衡量使用电脑的危险性,你必须先了解一点,我们手上掌握的资料大部分都只谈到办公室里的终端机,很少谈到家用电脑。从事电脑工作的人,因为长年累月面对终端机,产生了许多不良症状:眼睛疲倦、视线模糊、脸上长疹子、头痛、易怒、紧张、脖子僵硬、腰酸背痛。可是有些在家里使用电脑的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另外,你应该知道的是,有关终端机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不完整或互相矛盾的。它们不但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反而让我们产生更多的疑问,因此重新对终端机的使用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防治策略:
(1)强光不要直射
屏幕灯光应尽量控制,间接及扩散的光线是最理想的光源。而不要让太阳光或是灯泡直接照在屏幕上。如果你需要亮一点的光线才能看清你要录入的资料,你可以自己装一个工作灯,直接照在资料上,而不要照在屏幕上。灯光的对比要适中,只要眼睛舒服,能看得清楚就好了;灯光的对比低,眼睛承受的压力小,你可能就可以工作长一点时间。
(2)屏幕和键盘要稍低
你所用的电脑桌必须能够让你调整屏幕及键盘的高度来配合你的坐姿。以最舒服的姿势坐下来,并把屏幕调在比水平视线稍微低一点的高度。至于键盘的高度,以你最正确的姿势坐好之后,两手伸出,手背以直角向前弯曲,如果你的双手可以很自然、很舒服地落在键盘上,那么这个高度就是正确的。只有坐姿正确你才能感觉不累,从而增长连续工作的时间。
(3)在计算机前不可连续工作超过5小时
为了避免腰酸背痛,你必须经常起来走动。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影响肌肉状态,造成疲乏。所以你最好是每隔90分钟起来休息一下,四处走走,做做伸展运动。如果可能的话,做一点别的工作,再回到电脑上。这样才是科学地使用电脑。欧洲有几个国家考虑要立法规定在终端机前工作不能超过4~5个小时。
2.小心使用涂改液
涂改液含有甲酚、乙醇、三氯乙烯(无色液体,有异臭)、蔡等,这些物质都是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大量吸进人体,可能会致命。有的涂改液厂家在产品上标示,“警告:蓄意加重浓度并吸食会造成伤害或致命。如果按照标签上的指示使用,则不会燃烧,也不会有害”。可有的产品没有任何标示,仅标有:“如果依指示使用不会有害”。标签上第至少也应该告诉你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才能使用,而且不能直接吸入它的气体。另外,家里不应该放涂改液,原因是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误食涂改液而造成不良后果。
防治策略:
(1)水基性的涂改液比较好大部分的文具店里有水基性的涂改液。这种东西本来是用来更正副
本的,如果拿来修正原稿也是有效。涂第一次时可能有点透明,可是等干了之后再涂一次就可以盖掉原来的错误了。你还可以用旧式的上面有粉的更正纸片。如果你打的是原稿,打完之后还要送去复印,可以用黏性的更正带,把整行或整段的错误贴上更正带再重打。
(2)胶带也能修正文件
将需要修改的文件用透明胶带粘住,轻轻小心撕下,错字就会跟着被粘下,如果粘得不干净,可重复进行。但应根据纸张的薄厚,注意防止纸被撕透。
3.提防胶水或不干胶中的毒素挥发
所有粘胶都含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茶、酚、氯乙烯、乙醇、甲醛、丙烯騰和环氧树脂等是其中较常见的几种。这些物质都会挥发出有毒的气体,吸食它们不会致死,可是这些成分有的有致癌嫌疑,有的会造成畸形儿和基因突变。
这些产品还有另外一个危险性。在它们的成分里面,有几种是很容易被皮肤吸收的物质,例如酚。通常我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可仔细想想,使用胶水时沾到手是难免的。也许我们接触这些东西的量不大,但是却不能低估它们的危险性。酚具有很强的侵蚀力,碰到皮肤时会杀死皮肤组织,使表皮变白,表皮内部因为血管破裂而变红。严重时有致命的危险。所以所有的这一类物质都应加上“高度易燃。气体有毒。吞食会伤害身体,甚至致命。刺激皮肤及眼睛。不要让小孩接触。会立刻粘住皮肤、有毒。”;“小心:不要在靠近火焰的地方使用。不要吸进它的气体。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置于小孩拿不到的地方。”等相关标签,这些其实都是起码的要求。
防治策略:
(1)白胶或黄胶无毒
市面上最安全的胶是白胶以及黄色的木头胶,大部分的商店都有白胶和黄胶卖。白胶可以粘纸、布、木头、陶器,以及大部分多孔及半多孔的材料,它干得很快,很干净,而且“没有毒”(根据美国联邦有害物质法案的定义)。这种胶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用处,例如用来贴硬木地板。所以需要用胶的时候先考虑白胶或黄胶。首先是因为它们的性能效果好,其次是因为它们没有毒,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用量大时可自做粮糊
既然白胶这么好用,也就不值得你花力气自己做胶了。不过,如果你喜欢自己动手而且想尝试做新的东西,并且一次性用量很大时,那么你可以自己做幣糊。下面是一个很简单的做幣糊的方法:把3汤匙的玉米淀粉汤匙的冷水搅拌成糊。把2杯水煮开之后加进去,继续搅拌直到幣糊变成透明为止,冷却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如果你要粘的东西非得用有毒的胶才粘得住,那么记得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粘(最好是户外),而且要戴上口罩及手套。只要胶完全干了就没事了,在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胶未干时会挥发一些毒性气体,吸食这些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要戴上口罩及手套。
4.有毒家用品处理及防治措施
当你深信某些家用产品是有毒时,你一定会恨不得马上丢掉这些有毒物品,从此让它们消失的无影无踪,改用一些无毒无害的绿色替代品。可是一旦你这么做了,将立刻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如何来处理这些有毒物品才是妥当的呢?如果我们随便丢掉它们,就等于制造了有毒废弃物,也是一种道德上的犯罪呀!例如,如果我们把一瓶用了一半的杀虫剂随意丢到垃圾桶里,它有可能被送到垃圾场去,杀虫剂可能会悄悄地流入我们的水源里,喷洒在我们的农田上,最后受伤害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这又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据调査,我们每年要扔掉约400万吨的有毒废弃物。该如何处理这些有毒的家用产品已经变成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了!如果家中有毒物品需要处置,那你应该打电话给地方环保单位,请教他们正确处理的方法。在美国,把有毒物品随同家庭垃圾一同丢弃是违法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虽然在中国没有如此的明文规定,但我们已经加入WTO,将逐渐与世界的规则接轨,接受国际惯例,这就需要我们彻底了解如何正确处理有毒物品的方法。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你能停止使用这些有毒物品,可是如果你必须使用,至少应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防止意外中毒事件的发生。
防治策略:
(1)物品应该放在原装的罐子里
意外中毒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常常是因为把有毒物品装在原来用以盛放食物或是汽水、可乐的容器里,使这些“隐形杀手”名正言顺地变成了安全地可食用的、使用的家庭用品。而把物品存放在原来的罐子里,有助于你在发生意外时,能够立刻参照标签上的指示,采取急救措施,而且可以避免相似物品的混淆。
(2)产品使用量不要超过标签上的规定
若使用过量,不仅不会加强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容器必须紧密
容器必须紧密,以免不小心碰倒时,容器里的物品(可能是有毒的)漏出造成许多麻烦,若是易扩散的气体,则应依据其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氯气需用棕色试剂瓶,而漠水需要水封。
(4)将有毒物放在通风处
如果是有毒且易挥发的药品,应在空气流通性好的地方(例如户外)使用,以免引起气体积聚,因吸入过多的量而引起中毒。
(5)不要把不同的化学药品混在一起使用
有些化学药品,如氯化漂白剂,如果混在一起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你是不会了解“制造”的这种可怕的东西,而且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危险。
(6)严格执行标示
如果标签上有要求你采取保护措施的规定,你就要严格执行。
(7)不要过量购买
对于平常很少用的物品,只买所需的量即可,而且要尽快用完。用剩的最好以正确的方法处理掉,切勿随意扔掉。
(8)使用后,一定要小心的清理现场
对于暴露于空气中的物品要立刻清洗掉,用来擦拭的抹布也要按正确的方法处理好,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9)妥善放置危险品
危险物品一定要放在小孩或老人接触不到的地方,如家中的面碱一定要放在高处。
5.中毒急救常识
如果你能遵照书中的指导,你是不会中毒的,而且也无需知道如何处理中毒事件。但是,如果你家中仍有毒物品,你仍要学习急救方法:
(1)吸入毒气
应立刻把患者小心移至户外。避免再吸入毒气,打开所有的门窗,让空气流通,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应立刻采取人工呼吸。如果是家中煤气泄漏,切勿使用电源「以免产生的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2)皮肤上沾到有毒物质
脱掉沾有有毒物质的衣服,用清水冲洗皮肤约10分钟,再用肥皂及清水轻轻擦洗,若受伤程度比较严重,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眼睛沾到有毒物质
用瓶子装水,从10厘米的高度缓缓地冲洗眼睛,切勿急躁,连续冲约15分钟。冲洗时,患者要尽量眨眼睛,不要强行拉开眼皮。
(4)吞下毒物
除非病人昏迷不醒、抽搐,或是无法吃食物,否则立刻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来解毒。同时打急救电话,请教是否应该强迫病人呕吐。如果家中有小孩,要为每个小孩准备一瓶呕吐糖浆,随时备用,但在使用之前,要先请教医生,了解使用的方法,而且不得不存放有毒化学药品,则应该把求救电话号码放在电话旁边。平时不但要教小孩如何打电话求救,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