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戴西Greendash

24小时手机咨询上海保洁公司24小时热线 18221844698

上海保洁公司电话   400-6167527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清洁能源工作

发布时间:2018-11-03 00:08
作者:提秀展览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清洁能源工作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张苗

我国北方地区城镇采暖面积多达12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集中供热面积约为71亿平方米。采暖用能超过1.8亿吨标准煤(燃煤约占90%),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北方地区冬季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目前北方城市已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房,采用清洁能源替代。

2017年6月5日,国家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对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拟将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等12个城市纳入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公示结束后,郑州市已经确定纳入试点城市。

我公司作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响应国家对清洁能源政策,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快推进郑州市“蓝天”行动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按照市政府“气化郑州”的整体部署与要求,于2013年~2016年期间集中完成了市区内四座燃煤锅炉房的“煤改气”改造以及城区两座燃煤热源厂新建工作,彻底实现市区集中供热无煤化。

郑州市现阶段集中供热民用采暖入网总面积约1.2亿平方米,其中郑州市热力总公司1.07亿平方米,民用采暖用户总数约89万户,其中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约80万户,供热收费面积6667万平方米,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约6000万平方米,主干热网总长1760公里。共有民用采暖热源10座。热电联产热源5座,供热能力2780兆瓦,约占总能力的74%,天然气热源供热能力965兆瓦,约占总能力的26%,郑州市热力总公司作为郑州市最主要的集中供热企业,据粗略估算,约占90%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高新区热力、郑和热力、郑汴热力,以及热电厂直供等集中供热企业只占10%市场份额。

我公司通过实施“引热入郑”、“煤改气”等创新举措,逐步替代郑州市建成区内的原有燃煤供热锅炉,并相继停止运行了原枣庄热源厂燃煤锅炉、南郊热源厂、航空港北区热源厂一期、经开区热源厂二期、兴隆铺热电厂、郑东新区热源厂等燃煤供热锅炉,已实现市区民用采暖无燃煤,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导、燃气区域锅炉房为辅助的多热源联网清洁供热模式。

(2)与此同时积极组织申请郑州市清洁供热与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搭建供热行业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集中力量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供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的提高、增强技术攻关能力,将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应用于供热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新型材料,使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等供热技术得到更加普遍推广,改善郑州市热源紧张的形势和郑州市市民的居住环境,扩大集中供热规模。

中心组建后,将致力于开展清洁供热节能和环保技术方面的研究,使之成为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标准修编、学术交流的基地。在新能源供热、供热管网的优化、供热监控系统的应用、供热余热回收、供热计量等方面取得成果,同时在人才培养、标准修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方面取得成果,提升郑州市的供热普及率,把郑州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建设成生态型的新市区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等。建立本技术研究中心是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引领河南省的供热企业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实现郑州市热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3)并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指导方针,在集中供热管网未覆盖区域,以小区为单位整体逐步推进蓄热储能、污水源热泵等其他清洁取暖方式对集中供热进行有益补充。

我公司在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及燃煤供热锅炉“煤改气”的同时,也对新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同步研究,《郑州市城市集中供热规划(2013-2020年)》、《郑州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2015-2020年)》等全市供热专项规划,以及《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十三五”集中供热发展规划》中近期目标,力争到2020年,郑州市预计新增供热能力3530兆瓦,供热总能力有望达到6215兆瓦,其中:热电联产4360兆瓦,占70%;天然气热源1545兆瓦,占25%;因地制宜的发展太阳能、地源热泵、清洁煤等新能源供热方式310兆瓦,占5%。(不包括港区和荥阳市的热源能力)。

我公司先后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污水源热泵、太阳能、电热锅炉、电热储能炉、燃气三联供、干热岩供热、燃气空气源吸收式热泵等多种新型供热方式进行了解,组织各种新能源供热技术交流会。对新能源作为供热补充进行探讨学习。从技术、经济分析其可行性。

通过对多种新能源供热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清洁能源供热作为集中供热的有益补充,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国家战略以及当地的相关政策,采用合适的单种或多种相结合的方式。从目前技术成熟水平和经济效益条件看,可依据国家能源战略,结合在用地、电价、财税、等方面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扶持,结合当前用电现状,利用热泵技术或低谷电取储热方式的,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通过各种类型储能技术与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统集成和互补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在集中供热覆盖不到的区域,发展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较成熟的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对新兴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如干热岩供热,其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检验,项目实施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可对其进行持续跟踪,适时选择合适项目进行试点。对新能源供热技术需要长期跟踪并深入的研究,关注各项技术的更新和升级。同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能源结构再转型。

建议

(一)建议省市政府继续加大郑州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快推进郑州市热电联产规划、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的实施进程,积极引入实力雄厚央企等战略投资者进入全市热电厂的建设领域,加快推进大规模热电厂的可行性建设进程,显著提升全市的供热能力。

二是加大对郑州市周边火电厂实施供热改造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导向,引导火电厂按照合理的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热电联供等能源梯次利用的有效方式。

三是建议从政府层面予以综合考虑,把集中供热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天然气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增强各类专项规划的配套性,打造行业联动、合作共赢的发展体系,来确保集中供热承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二)建议省市政府尽快建立关于天然气集中供热的长效补贴机制。

燃气供热的成本是燃煤的2倍多,供热成本的激增已非企业自身所能化解。为了确保供热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对天然气集中供热给予财政补贴,是成功实施“煤改气”首要前提,也是“煤改气”项目能否长期发挥其节能环保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煤改气”能够更有效的推动生态郑州建设,建议尽快建立天然气供热运行补贴的长效机制,将相关补贴列入市财政预算,并按月及时拨付到位。

(三)建议省市政府针对多种清洁能源供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价格优惠,补贴措施。


 


—摘自2018年10月10日

《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企业发展策划部》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HeatingISOC

(点击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著作人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0432-62793512修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