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如何快速成为物业清洁行业的投标专家?清洗114培训网多年来幕后服务众多物业、清洁、家政投资及管理者、创业者,前进没有借口,失败往往在找理由,拖延症严重、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满足现状等等。其实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是无数实践证明!
如何快速成为物业清洁行业的投标专家?本期免费分享投标咨询,更多投资《保洁管理帮帮帮》成为保洁达人!!政府将环卫清洁外包给清洁企业正成为政府减轻行政负担、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物业企业将清洁外包给清洁公司也成了市场分工之必要,而投标也成为如今清洁行业争取项目的重要手段。
那么清洁企业如果不通晓投标的方法、技巧的话,就会在争夺清洁市场这块蛋糕的过程中落入下风。 清洗114培训网作为专注清洁招标投标幕后多年,总结如下:
什么是投标?
投标的官方定义是投标人应招标人特定或不特定的邀请,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主动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文件并以中标为目的的行为。
简单点说就是企业要通过标书这一形式、按照招标方的要求取得认可,击败竞争对手,成为最终赢家。
投标的策略!
击败竞争对手说起来轻松,但是即便是企业实力雄厚也不得不小心谨慎,讲究策略,以防止阴沟里翻船。
投标策略是指承包商在投标竞争中的系统工作部署以及其他的方式、手段。在制定投标策略前,企业应根据招标工程情况、企业自身的实力、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投标策略分析。在投标过程中如何运用策略和技巧关系到能否中标,以及中标后的盈利。
基本的投标策略有以下几种:
1、高价赢利策略
这是在报价过程中以较大利润为投标目标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通常基于以下情况:
1)施工条件差的工程;
2)公司所擅长的技术密集型工程;
3)总价低的小工程;
4)投标对手少的工程;
5)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
2、低价薄利策略
指在报价过程中以薄利投标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通常基于以下情况:
1)施工条件好、工程量大的工程。
2)企业急于打入某一市场、某一地区。
3)投标对手多,竞争激烈的工程;
4)支付条件好的工程;
3、无利润算标的策略
缺乏竞争优势的承包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在算标中根本不考虑利润去夺标。也被称为生存型策略。这种策略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采用:
1)可能在得标后,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索价较低的一些分包商;
2)承包商没有在建的工程项目,难以维持生存,只求有一定的管理费维持公司的日常运转。
投标报价技巧的运用
投标报价方法是依据投标策略选择的,一个成功的投标策略必须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报价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投标技巧,使其在投标报价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关系到最终能否中标,是整个投标报价工作的关键所在。投标者通常能够熟悉使用的具体投标技巧包括:
1、不平衡报价法
这一方法是指在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
价,以期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2、计日工单价的报价
一般可稍高于工程中的工资单价,因为计日工不属于承包总价的范围,发生时实报实销。但如果招标文件中明确计日工单价要计入总报价时,则需要具体分析是否报高价,以免提高总报价。
3、突然袭击法
由于投标竞争激烈,为迷惑对方,可在整个报价过程中,仍然按照一般情况进行,甚至有意泄露一些虚假情况,如宣扬自己对该工程兴趣不大,不打算参加投标(或准备投高标),表现出无利可图不干等假象,到投标截止前几小时,突然前往投标,并压低投标价,从而使对手措手不及而败北。
4.增加建议方案法
招标文件允许招标人提出建议时,可以对原设计方案提出新的建议,投标人可以提出技术上先进、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议。提出建议后要与原报价进行对比且有所降低。
专业专注物业清洁行业服务工程领域多年!具备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及实战案例!
废标的原因
1.在制作标书过程中缺乏沟通。
在制作标书前,应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思路的统一。接着进行任务的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对于有关联的任务应先统一基本信息,避免重复工作。
2.不够注重细节
在投标前,应仔细阅读招标方对于投标书的要求。文本编辑、正式的封装、公章的加盖、正副本保持一致等等细节,都体现着对工程的重视程度和企业的专业程度。
3.商务文件要齐全、真实
一般情况下,投标人会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缺往往会在商务条款中出现纰漏,导致投标失败。
商务文件虽然不是投标文件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这类文件是用以证明投标人履行了合法手续及招标人了解投标人商业资信、合法性的文件,所以表格、证件等一定要齐全、真实、有效。有的企业证件明明已经过期,却不作任何说明,这样就给评委一种企图蒙混过关之感,从而导致废标。(来源:清洗114培训网)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QQ 3022790743,投稿邮箱3022790743@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