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从事金融工作的姚小姐,身份证曾经丢失过,却莫名成了一家保洁公司的监事,姚小姐为此被自己所在的单位勒令限期整改,因经交涉要求去除监事登记信息不成,而将这家保洁公司告上法庭。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保洁公司应停止侵害原告姚小姐的姓名权,消除影响(保洁公司配合姚小姐去除工商登记中的监事登记信息);被告保洁公司赔偿原告姚小姐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2015年7月17日,保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委托一家工商税务登记服务中心代理其公司设立登记业务。当年8月3日,经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准予保洁公司设立/开业登记。在提交的设立/开业登记申请材料中,《股东决定》第(三)项:“任命姚小姐为公司第一届监事;”在董事、监事、经理信息部分粘贴了保洁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载有与姚小姐身份证信息一致的身份证复印件,在两份身份证左侧均进行了姓名签字。
据姚小姐诉称,其与被告保洁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素不相识。2016年7月,得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被该公司冒用并登记为其监事,自己所在单位勒令其限期整改。为此,其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取得联系,要求将自己的相关信息予以去除,李某表示同意,但需向他支付1600元。事后,自己向李某微信支付前述钱款,然而该公司至今依旧未将非法使用自己的信息在其监事登记信息中予以去除。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姚小姐无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保洁公司配合将其姓名的监事登记信息去除,从而停止侵害其姓名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被告保洁公司未出庭应诉,也未具答辩。
以上事实,由保洁公司设立/开业登记工商材料、微信往来信息和转账记录、情况说明及姚小姐的当庭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本案中,综合在案证据,被告设立/开业工商登记资料中与原告身份信息一致的身份证复印件的照片与其本人及身份证照片差距甚大,直观判断无法确认系同一人。其中所签署的“姚小姐”签名亦与其本人的签字字迹完全不一致。再结合原告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李某之间的微信内容,法院有理由相信原告所陈述的系事实。
被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放弃行使诉讼权利,应当自负相应的诉讼后果。根据在案证据,确认被告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冒用原告姓名、侵害原告姓名权的事实。现原告要求被告配合将其姓名的监事登记信息去除,从而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的诉求,于法有据,予以支持。而涉案纠纷确实对原告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影响,精神受到损害;结合被告的过错,法院对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依法予以支持。
来源:人民法院报
信用卡透支逾期不还,达到多少钱会坐牢?
网约车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逾期不还购车款,会有麻烦么?
超法定标准利息 法律效力的确认
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共有房屋的效力该如何认定
房屋买卖签合同,记住这30个要点才不吃亏!
卖房者以买方是"老赖"为由解除合同,法院判决:合法!
以他人名义购房被卖,怎么办?
年底讨债要注意,有些人因讨债进了监狱
提醒:银行卡盗刷出现新特点,没有卡也能随意盗刷存款
法官提醒:这7种债权,即使有借条法院也不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